近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的通知》,推动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广大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精准对接需求、创新培训模式、强化就业衔接,让技能之光照亮更多劳动者的职业前程。
精准对接需求,校准技能培训方向。当前,新职业涌现、产业升级加速,但“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根源在于岗位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不匹配。破解这一难题,要瞄准行业企业用工需求、适应劳动者培训意愿,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对行业企业和重点群体进行充分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和劳动者就业意向,形成动态调整的培训项目,纳入职业技能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定期发布重点行业用工需求,引导培训资源向市场急需、就业必备的领域集中,通过“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靶向培训,让技能供给精准匹配产业需求。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技能培训质效。建立培训机构择优遴选机制,引导鼓励职业院校、龙头企业等具备实训资源与行业经验的单位开展培训。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模块化课程,确保课程设计紧贴岗位核心技能。支持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训导师,在真实场景中提升学员实操能力。推行培训档案全程跟踪,依托大数据平台记录学员理论测试、实操考核等数据,结业时综合生成能力评估报告,并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衔接。同步优化服务供给,开发线上培训地图,智能匹配劳动者技能短板与岗位需求,定向推送课程资源,让劳动者练就“真功夫”。
强化就业衔接,畅通技能转化渠道。打破“培训结业即终点”的惯性思维,将就业服务贯穿培训全过程,通过培训前明确就业导向、培训中嵌入岗位实践、培训后跟踪就业效果,形成“以就业验成效、以成效促培训”的良性循环。支持企业与培训机构联合开设订单班、定向班,将结业考核与岗位录用直接挂钩。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设技能人才招聘专区,及时推送就业信息,为重点行业急需紧缺工种搭建快速对接通道,帮助参加培训人员尽快实现就业。
(作者单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