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来企业核查补贴时,得知我们急需招聘大学生,当场拿出政策清单,逐条讲解就业见习基地的申报条件、材料清单和办理流程,后期还全程指导完成线上申报,真正实现了审批‘零次跑’。”天津市朴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金星激动地说。这样的入企打包服务模式,是北辰区人社局的工作常态。
近年来,北辰区人社局紧扣“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主线,以“四送四提”为抓手,精准服务企业,强化技能培训,推动校企协同招聘,架起人才供需“连心桥”,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难题。
政策送暖提信心
惠企纾困增动能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上门’,政府服务越来越贴心!有这样的坚强后盾,我们企业很有信心,能够顺利解决用工短缺、留住人才等难题。”雅迪天津基地副总张新伟感慨。
针对企业的“急难愁盼”,北辰区人社局不断推动政策“精准滴灌”服务升级,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推进各项就业政策快落实、见成效。及时对接区内劳动密集型用工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点对点沟通、面对面问需,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摸排调研,找准助企着力点、关键点,“一企一策”赋能特色产业升级。
“在实地了解区内重点企业春节后生产经营和员工返岗复工情况后,我们开展现场式、个性化的‘量体裁衣’服务,以‘普惠性’与‘定向性’结合的方式指导企业把握政策方向、用足用好人社政策,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北辰区人社局副局长卢希元介绍。
今年一季度,区人社局服务企业400余家次,城镇新增就业5494人,累计审核各类就业补贴355万元。
挖潜送岗提效率
精准供需破壁垒
“近年来,随着我们企业的快速发展,用工需求不断增加,人员缺口较大。此次跨省招聘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与外地劳动力直接对接的平台,效果非常好,短短半天就收到了数十份简历,感谢人社部门的精心组织。”天津天士力服务管理集团招聘经理朱文彬说。
为破解岗位与人才“错配”难题,北辰区人社局抢抓春节后求职人员流动高峰期和企业招工黄金期,构建“线上+线下”多渠道招工体系,掀起新春“招工热”。
同时,首次在招聘会现场引入AI模拟面试场景,求职者通过扫码注册,可沉浸式体验面试过程,并自行对仪容仪表、沟通表达、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多个维度进行测评,从而弥补面试短板、提高面试水平。
区人社局一季度共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主题系列招聘活动89场,为1873家次企业发布招聘岗位5.3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467人次。
在此基础上,同步建设了北辰区内大张庄镇、天穆镇、青源街3个镇街“津彩e就业”驿站,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枢纽,完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培训送技提质量
产教融合添活力
“在筹备企业培训中心过程中,区人社局采取了‘政策+技术’双辅导。针对我们企业的生产特点,协助规划了场地设计和课程体系,我们也通过‘一站式’审批服务顺利获批。”天津森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孙娅介绍。
北辰区人社局聚焦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强化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实施“企培强基”工程,在全区推广企业培训中心设立工作,对初筛符合条件的企业逐户走访宣讲,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备案认定,打造技能“孵化器”。
今年以来,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22人次,新型学徒制培训222人次,非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49人次,新增3家企业培训中心。
协同送力提效能
政校企合作共赢
在天津市职业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来自北辰区的80余家企业现场揽才,共提供涉及机械制造、金融科技、养老护理等领域优质就业岗位1466个。招聘现场人头攒动,气氛异常热烈,问询声、交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或驻足研读企业宣传展板,或与HR深入交流岗位细节。
今年以来,北辰区人社局开展企业进校园宣讲会2次,近400人次参加,现场共收到求职简历300份。宣讲会现场有参会学生表示:“很感谢有这样的求职机会,将就业岗位送到校门口,这种沉浸式的交流让我能精准匹配岗位需求,比起线上招聘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不仅如此,区人社局还通过“政策+服务+平台”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共赢的就业生态,提升企业招才引智效能。通过与河北工业大学开展“辰兴爱才 就创未来”人才供需对接系列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织40余名师生走进天津雅迪、通用集团等重点企业进行“探岗”交流,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