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云南省2025年“职引未来——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 赵敏 摄
本报昆明讯 (通讯员 滇仁轩)近年来,云南省围绕“四个结合”着力强政策、扩岗位、赋新能、促匹配,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持续保持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坚持系统思维与超前谋划相结合,构建政策链支持体系。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强化宏观政策保障,印发贯彻就业优先战略、落实重点领域就业支持计划15条措施,建立就业影响评估、资金支持、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聚焦县域经济“一县一策”促就业,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支撑。强化岗位挖潜扩容政策支撑,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挖潜扩容计划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十个一批”行动计划,聚焦高原特色农业、文旅康养、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领域,大力挖掘政策性、市场化岗位。强化创业政策引领带动,制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18条措施,推广“云岭创业贷”,下调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指导利率上限,将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产业园区闲置厂房及办公场所,安排不少于50%场地优先支持毕业生创业,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7.25万人以上。
坚持政府调控引导与有效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加大就业岗位供给。推进政策性岗位招录扩容提速,主动对接机关事业单位,挖掘编制存量,加大补员力度,稳定和扩大招录规模,调整优化招录进度,助力大学生尽早就业。开发基层岗位吸纳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招聘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村)担任基层治理专干,“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规模3年翻一番。全力扩大市场化就业容量,实施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20条、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17条等政策措施,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挖潜扩容,制定岗位开发任务分工表,联合行业部门深挖市场化岗位资源,整合优化吸纳就业补贴和扩岗补助政策,助力企业稳岗扩岗。
坚持提升技能与扶持创业相结合,为毕业生求职创业赋能。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技能提升攻坚行动,推行项目制、订单式培训,推广“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每年培训高校毕业生等青年6万人次。实施就业职引行动,推广求职能力实训营,举办求职能力实训师资培训班,建立求职能力实训师资库,持续开展“就业见习万岗募集计划”,每年组织1.5万人以上参加就业见习。实施创业云南建设三年行动、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2024年建设创业小镇、街区、社区、村落和省级创业孵化园40个,组织1.6万名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
坚持优化服务与兜底保障相结合,积极促进供需匹配、稳保岗位。持续健全“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设立青年就业“一站式”服务窗口,加强网点布局,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身边就业服务。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就业信息资源库、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整合27个部门数字资源、推进153个数据接口互联互通;启动云南就业“码上办”,为毕业生提供全天候掌上办理服务。加强就业服务,实施就业服务及大学生创业典型宣讲进校园、人社干部“千企万岗”直播送岗等5项行动,开展“人社干部进企挂县拓岗稳岗”等6个专项行动,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做实兜底帮扶,7月底提前对接教育部门,接收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部署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落实“1131”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