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天津打造“津彩e就业”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品牌 向基层延伸 向群众贴近
192755826867101286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5-28

903b20bc-99fe-41b8-801a-c8f1f2869d8a.png

图为天津市河东区上杭路街道就业驿站直播带岗活动。  津仁轩 摄

本报天津讯 (通讯员 津仁轩)建成113家就业驿站,“一站式”解决居民求职与企业用工需求;“大数据+铁脚板”双轨服务,精准破解供需难题……今年以来,天津市人社局以打造“津彩e就业”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为引领,加快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今年1—4月,天津城镇新增就业11.75万人,帮助6.01万失业人员再就业,帮扶0.42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就业局势稳中向好。

为切实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天津以就业驿站建设为突破口,将建设100家就业驿站纳入全市2025年民心工程项目清单。在各区试点基础上,市人社局制定出台就业驿站建设标准、功能指引等4个配套文件,明确“人口集中、交通便捷、辐射周边”的选址原则和“接待服务、信息查询、综合活动”等功能分区,按照“示范先行、逐步推开”思路,于2024年9月在河东区中山门街道建成全市首家示范性街道就业驿站。驿站辐射街域内15个社区、8.5万居民及1000余家企业商户,可提供需求摸排、岗位筹集等8大类28项就业服务,实现“一站式”解决居民求职与企业用工需求。当前,全市113家试运营的就业驿站已覆盖街道社区、产业园区等多维场景,部分区县已实现全域街道就业服务全覆盖。

聚焦企业用工难与求职者就业难现实矛盾,构建“大数据+铁脚板”双轨服务机制,以精准化服务破解供需难题。线上依托“天津市数字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和“天津公共就业服务网”,开发“津彩e就业”小程序,实现找工作、招员工、看活动、查政策四大功能指尖办理,建立求职者“三维画像”和企业“岗位图谱”,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人岗精准匹配。线下以驿站服务专员为纽带,对每位求职者进行“一站式接待”,同步建立“服务档案”,推介合适岗位;每周走访周边企业募集岗位,定期举办“微招聘”等线下活动,及时跟进求职者就业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就业驿站共组织91场招聘活动、36场特色活动,收集岗位5400余个。

注重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服务机制。在标准化建设基础上,天津鼓励各驿站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配置。滨海新区泰之嘉公寓就业驿站融合求职公寓、数字游民国际港等元素,聚焦青年人才、国际游民创业者等重点群体,打造新型零工就业服务基地,有效解决零工就业市场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河东区上杭路街道就业驿站打造劳动关系调解区、职业指导区,为劳动者提供劳动合同纠纷调解、职业规划定制深度服务。南开区嘉陵道街道就业驿站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红利,举办“AI时代普通人变现红利”公益宣讲会,为辖区内求职者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兴职业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街道社区、产业园区、高校周边、零工市场等多元化驿站矩阵,能够有效覆盖不同群体就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