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讯 (通讯员 许雄琛)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聚焦区域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民营企业招才途径少、高层次人才缺口大等痛点,建立产业、高校、人才三张清单,实现人才引育精准度和实效性双提升。
精准摸排,建立三张清单。围绕打造金融强区、商贸物流核心区等目标,系统梳理相关产业领域508家民营企业和初创团队青年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需求,形成精准翔实的产业清单;全面摸排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5所在汉高校优势专业、在培人才情况等,形成清晰明了的高校清单;深入整合全区高层次人才、在汉校友人才、技术经理人等智力资源,打造丰富的人才清单。三张清单动态更新,为精准引才奠定坚实基础。
靶向对接,搭建校企地协同引才平台。依据三张清单信息,定期组织资源库专家、责任单位赴高校联合举办“就在武汉、创赢未来”等线上线下引才活动82场,为民营企业精准引进高校毕业生2.7万余人。聚焦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热点领域,举办高层次人才“火花荟”活动6场,定向邀约民企高管、高校就业负责人和校友代表、基金经理等资源库人才参与,通过政策解读、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促成“订单式”培养、联合技术攻关等9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人才发展基金与4个初创团队达成投资意向,引进博士及海外人才330余名。
政策集成,构建“3+11”人才政策矩阵。建立三张清单需求响应评估机制,区委人才办牵头制定高层次人才、青年创业人才、民营经济人才引育3项管理办法,系统性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安居、办公场地等32项人才共性需求,配套提供专属技术经理人、高管人才公寓、免费孵化空间等一揽子服务。指导商贸业、法律服务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等11个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出台配套操作性措施,破解涉外律师引进、产业基金培育、海外平台打造等差异化需求。同时,系统重塑区级人才专项,推行“集中申报”与“即来即享”并行的“双轨道”申报模式,创新“先给头衔、落地兑现”“企业自主评定”等灵活引才方式,申报举荐名额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