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安讯 (通讯员 陈恩志)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将博士后队伍建设作为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的关键抓手,着力打造平台聚才、育才、留才,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博士后创新生态,加快推动全市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立足产业建强平台。围绕“两高三新、五群十链”现代产业集群自主创新需求,梯度引导3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打造“一链一站”创新平台矩阵。依托海安开发区、海安高新区两个国家级区域性博士后工作总站,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总站博士后创新资源惠及不具设站资格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形成人才集中、资源共享、管建共促的良性机制。目前,全市共建有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9家。
聚焦产业引聚人才。定期走访重点产业链企业,精准摸排产业技术瓶颈与博士后人才需求,绘制“需求图谱”,“按图索骥”锁定重点引才高校院所。每年开展高校“海安日”、高校院所行等系列活动10余场,畅通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的人才输送渠道,推动各设站企业积极招引博士后。目前,全市累计进站博士后59人,其中95%以上集聚于现代产业集群。探索构建“企业出题、博士后破题”的培养模式,引导在站博士后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卡脖子”技术难题协同攻关,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据统计,设站以来全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9.7亿元、利润4.75亿元。
面向需求健全服务。锚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目标,出台“人才强市30条”,持续加码博士后生活津贴,增设创新项目支持资助,投入真金白银激励博士后牵头科创项目、完成成果转化,近三年累计兑现各类补助奖励超600万元。组建市人才学会和青年科技人才服务联盟,紧密联动在海高校院所产业研究院,精准服务课题申报、揭榜挂帅等关键环节,助力博士后结出项目硕果。2024年,全市成功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项目6项。系统优化博士后服务保障体系,开发上线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推出并落实青年驿站免费住、人才公寓低价租、商品住房补贴买等系列安居措施,有效促进博士后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