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4月,人社部等9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部署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数字技能提升等6个重点项目,并从优化培养政策、健全评价体系等6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根据该方案,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地先后结合实际出台具体措施,打出政策“组合拳”,加大数字人才有效供给。本报特开设“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栏目,刊发部分省(区、市)数字人才培育工作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交流互鉴。
本报北京讯 (通讯员 京仁轩)为赋能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近年来,北京市以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培养数字人才1万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紧贴数字人才发展,细化实施任务举措。在2023年出台《北京市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基础上,2024年7月,印发《北京市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发布4个方面16条措施。着力培养四类数字领域人才队伍。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着力培养数字战略科学家、数字领军人才、数字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可衔接认定相应职称;支持技工院校开展数字技能社会培训,加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重点打造一批数字人才培育平台。深化产学研融合培养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依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开展数字人才继续教育;强化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打造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建立四项机制加快数字人才发展。人才引进方面,探索举办数字领域人才比赛,集聚一批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师人才;人才评价方面,动态调整数字职称专业设置,支持数字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人才激励方面,发布数字经济从业人员工资信息,引导企业健全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人才流动方面,支持开展高层次数字人才培训,鼓励数字人才在京津冀三地流动。
多维协同挖掘潜力,加大数字人才培养力度。设立一批数字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支持在京互联网头部企业、行业组织参与,鼓励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订单式”培养模式。目前全市数字领域继续教育基地33家,平均每家基地每年培养数字人才约500人。聚焦数字技术领域科技前沿,举办高级研修项目,推动专业技术人员了解并掌握数字技术前沿发展方向和应用产业变革趋势。近3年举办数字技术领域高级研修班约80期,培训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数字人才4000余人。鼓励各单位设立“首席数据官”,优先聘请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数字技术人员担任;指导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组织“首席数据官”培训,2年开展企业首席数据官培训5期,共培训500多名数字人才。举办首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大会,发布首批北京数字人才培育典型案例、数字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名录,推动“AI+”产教融合发展新生态建设。指导西城区举办首届数字人才专项赛,对获奖项目给予政策扶持、人才培养、资源对接等支持,助力项目落地发展。目前,首届数字人才专项赛吸引198个项目报名。探索完善数字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召开北京市数字人才培育和发展方向专家研讨会,开展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方向前瞻性研究专题调研,起草调研报告,查找落实堵点难点,研究解决办法。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北京市37家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普遍开展了需求调研,主动对接企业、院校等单位,累计培训2200余人。采用“企业内训”模式,兵器工业集团结合数字化产线改造建设中技术、装备和人才需求等情况,实现“需求分析、方案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培训1936人。采用“单位订制”模式,中国传媒大学主动对接北京企业和驻地有关部门,经过多方协调,开展了与校友企业、驻地社区以及本校教职工的2期数字化管理师订制培训班,共培训98人。采用“工会共建”模式,中关村软件园人才基地培训中心开展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为海淀区工会会员送知识、提技能,培训费用由海淀区总工会承担,共培训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50人;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与北京市总工会开设定制专题培训班。采用“公益培训”模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办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宣讲会,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开展在校学生培训,共培训在校本硕博学生55人,参训学员全部免费。采用“联合办班”模式,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积极探索“政府引导+机构协作+生态联动”机制,联合北京另外5家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通过统一招生简章、同步开班时间、互推生源、联合招生、分摊成本等方式,实现规模效应。采用“市场化招生”模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深入企业开展调研,问诊企业数转智改的真实需求,宣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政策,助力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