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淮安讯 (通讯员 晏悦 蒋礼涛)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结构性就业矛盾,深入实施“技能兴淮”行动,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持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产定培,精准构建分类培训体系。制定出台“技能兴淮”行动方案,联合教育、民政、住建、商务、农业农村等行业主管部门,面向就业困难人员、青年学子、农业从业人员、淮扬菜厨师等重点群体,分类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聚焦产业发展急需和民生保障紧缺领域,动态优化补贴性培训目录。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8万人次,其中补贴性培训超3.9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26万人,帮助7009名就业困难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助力1.41万人次企业职工实现技能提升。
以需促改,创新推广多元培训模式。聚焦破解劳动者“工学矛盾”,整合各类优质培训资源,推广“技能夜校”“节假日技能课堂”“社区培训微课堂”等灵活多元的培训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打造“群众点单、政府派单、机构接单”的精准培训供给机制,开设电子商务、数据标注、人工智能、创业培训等热门工种夜间学习课程,去年以来累计办班223期,培训学员超8000人次。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企业设备进校园、课程实践进车间,互派师资开展定向培训,开设“订单班”“冠名班”20余个,为产业发展储备青年技能人才。
以赛促训,持续优化激励保障机制。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为技能人才搭建展示才华、交流竞技的广阔舞台。定期发布职业技能竞赛目录,今年组织开展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竞赛38项,新增18名高技能人才纳入省卓越技师培育计划,数量居全省前列。健全技能薪酬体系,在重点企业推行技能津贴、带徒津贴等激励措施,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