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十大工程


本报扬州讯 (通讯员 扬人才 扬人社)为引领广大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近日,江苏省扬州市启动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十大工程,计划到2025年,全市培养乡土人才5万人,新增高素质农民3万人以上、获得职业技能等级1万人以上。

实施乡土领军人才培育工程。深挖本土资源,分层分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支持优秀乡土人才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人才项目,在条件设置、申报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把乡土领军人才纳入各级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范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乡土人才优先给予表彰和奖励。

实施乡土人才“三带”研修学院创建工程。聚焦乡土人才技艺技能提升,整合全市高校院所(职业院校)特色学科资源,采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高校院所”模式,新创建5家以上乡土人才“三带”研修学院,围绕乡土人才技艺技能提升、创新创业全过程需求,运用现场教学、操作实践、座谈沙龙等方式,每年培训乡土人才2000人次以上。深化校企合作,鼓励传统特色产业在职业(技工)院校开设“订单班”,将传统技艺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范围。

实施乡土人才市级“名师工作室”创新创优工程。加强青年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师大家的“传帮带”作用,采用“领衔专家—指导专家—培育对象”梯次培养模式,新命名乡土人才市级“名师工作室”40家以上,促进名师出精品、出高徒。

实施乡土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工程。适应乡土人才职业发展需要,开展市级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工作,贯通乡土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并组织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分级分类开展教育和技能培训,每年培训1万人次以上,对符合条件的乡土人才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聚焦返乡创业青年、新型青年农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重点群体加强培训,不断壮大乡村“永久牌”人才队伍。

实施乡土人才交流展示平台搭建工程。将乡土人才技能竞赛纳入全市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定期举办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充分发挥乡土人才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组织开展研修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支持有关行业协会或企业牵头举办乡土人才技艺技能竞赛。推进乡土人才创新创造成果与市场对接,用好全市招才引智活动平台、积极参与省级乡土人才建设成果展等平台,提升乡土人才产品曝光度。

实施乡土人才“三带”创业园区(街区)建设运营工程。推进乡土人才创新创造成果与市场对接,突出“人才集聚、产业集群”标准,探索在有较大影响的景区、旅游线路或者人流集聚地周边建设5个以上集展示展演、交流培训、生产交易于一体的乡土人才“三带”园区(街区)。鼓励省“双创人才”、“333工程”培养对象、科技镇长团等高层次人才挂钩联系“三带”园区(街区),研究乡村产业、关注乡村发展,推动人才资源下沉到基层、科技成果延伸到乡村。

实施乡土人才项目资助工程。开展项目资助,采取以赛代评方式,遴选一批优势特色突出、带富效果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乡土人才创业项目,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资助,帮助其做大做强。支持乡土人才牵头组织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协会、产业合作社,搞好联合经营,引导农民走集约化、标准化、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之路,当好创业领路人。

实施乡土人才“智改数转”工程。引导传统技艺技能与现代生活、科技相结合,推动乡土人才加强科技武装,在流通、营销等环节导入现代科技手段,赋予人才创新、产业发展更多可能、更大空间、更强优势。鼓励乡土人才产品“云上”销售,推动乡土人才和有关高校院所、技工(职业)院校以及相关平台载体等合作,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跨境电商等方式,采用直播带货、授课、展演等手段,宣传推介乡土特色产品、传统技艺,扩大市场影响,拓宽销售渠道,给予成效较好的单个项目最高5万元奖励扶持。

实施乡土人才金融扶持工程。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和融资环境建设,开发适合乡土人才特点的金融产品,推动农业设施产权登记颁证、抵押担保。将符合条件的乡土人才纳入“绿扬金凤”人才金融卡服务范围,个人最高可贷款30万元。天使梦想基金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乡土人才项目,单个项目给予最高80万元资金资助。

实施乡土人才宣传推介工程。充分依托各级媒体,大力选树乡土人才先进典型,弘扬广大乡土人才扎根乡村、拼搏奉献和工匠精神。宣传推广乡土人才开发培养的经验做法,为乡土人才干事创业、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氛围。运营好“三把刀”文化体验区、乱针绣人才馆、乡土人才茶文化示范基地等载体平台,鼓励各地聚焦“一县一品”打造乡土人才工作载体,更好地宣传展示扬州乡土人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