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 博士组团下一线 人才企业共成长


近年来,江西新余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通过组建“工博士”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走出高层次人才下沉一线、服务企业的新路子,实现企业发展与人才成长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摸清底数,精准选人

为充分发挥博士人才“高知、高智、高慧”先锋作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新余市成立博士智库协会,对全市130余名博士人才性别、年龄、专业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加强对博士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通过开展结对走访、“博士有话说”科技沙龙、博士联谊会等活动,激励引导大家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但把人才用好,才是真正的拥有。为此,新余市面向全市科技企业,建立科技人才需求信息数据库,常态化收集反馈、研判分析产业基层科技人才需求信息。搭建“仙女湖夜话”“企业家沙龙”“高新恳谈”“钤企夜访”等政企交流平台,市领导和市直单位定期与全市重点产业企业家面对面对话、心贴心交流,多措并举了解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多管齐下掌握产业一线科技和人才需求。在摸清人才底数、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市委人才办牵线搭桥,主动当好“红娘”,结合人才专业方向、能力特长等,从辖内两大高校、科研院所——新余学院和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派奉献精神强、乡土情怀浓、一线经验足的工学、农学博士,深入到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油茶育苗、中草药种植等科技型企业、扶贫产业基地,积极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他们把博士论文写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

截至目前,共选派3批次“工博士”共计32人次赴16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与合作。三年来,“工博士”服务成员联合申报或实施科技项目18项,显著改进生产工艺7项,落地研发产业3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

搭梯建台,大胆用人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为让每一位博士下到企业后能发挥最大作用,新余市坚持以用为本、因人制宜原则,紧紧围绕产业需求和博士特长设置博士扶贫工作室、林业专家服务团、工学博士服务团等载体平台,并最大化考虑博士工作实际,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企业作为服务单位。同时,采取兼职形式,让博士担任研发顾问、研发中心主任等职务,实现“靶向嫁接”,让他们在产业发展一线尽情展露才华。

通过精准搭建平台,“靶向嫁接”产业,一批人才在基层一线大展拳脚,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出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机制。如新余学院吴闰生博士,在对接帮扶汇亿新能源公司过程中,主持完成相关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帮助企业攻克了容量难题,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实现产业化,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亚林中心钟秋平博士,带领包括4名博士在内的17人团队,依托自身丰富高产油茶、林下经济培育经验,将其研发成果转化为优质高效扶贫产业,培养“土专家”300余名,吸纳就业400余人,当时拉动全县491个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余元/年,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肯定,且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两个一百”典型案例。新余学院黄玉龙博士,帮助企业积极探索交邮融合电商物流新模式,研发出基于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慧驰速运管理平台系统以及基于驿站新零售理念的全程佳商城系统平台,成功打通了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百米”以及农产品上行的“最初一百米”。

立足长远,拴心留人

人才服务基层贵在持久、贵在深入。为推动人才扎根基层、持续深入服务一线,新余市委市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地)拿出最大诚意,紧盯人才关心的小事,拿出最有力措施予以支持。如给予选派博士生活补贴等优待政策,对表现优秀的,作为全市青年科技奖和高层次人才重要推荐人选。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取消选派博士的副课教学任务、兼任工作,尽可能少安排其参加单位活动、会议,简化其外出请假程序,并把其服务产业一线情况纳入其工作量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在科研项目立项、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企业(基地)则视选派博士领衔项目完成情况和贡献大小给予物质奖励和股权激励。

良好的拴心留人政策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极大激发了本地博士到产业一线建功立业的激情。选派到汇亿新能源公司的吴闰生博士,在1年服务期结束后又主动申请继续服务5年,并保证每周至少有一半时间在企业工作,公司既成了他的第二职场,又成了他所教院系学生的实验基地、见习工厂、就业场所。

新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郭霞表示,新余将坚持事业为上,强化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理念,鼓励引导更多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切实把人才用在最合适的岗位,真正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