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完善具有浙江特色的城乡就业创业体系
188985094382301593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2-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作出专门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专门文件明确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全国人社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以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为牵引,压实稳就业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全力稳住就业大局,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浙江人社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人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充分发挥各方协同作用,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相结合、政策力度与服务温度相协调,持续完善城乡就业创业体系,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坚决扛起就业大省的责任担当,努力以浙江就业的稳和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注重扩大就业容量,持续提升发展的就业带动力。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浙江将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进一步完善协同促进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就业政策一致性评估,推动财政、金融、产业、消费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加快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大力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用好用足稳岗返还、税收优惠、就业补贴等政策,充分发挥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特色优势,着力扩大民营经济就业蓄水池。加强省属企业与市县国资和央企联动机制,以项目为牵引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就业增长潜力,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扎实推进“直播+平台经济+跨境电商”三位一体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小店经济、健康经济、银发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创造更多就业增长极。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注重兜牢民生底线,健全重点群体就业综合帮扶体系。重点群体稳,则就业大局稳。浙江将切实抓牢重点群体这个稳定就业基本盘的“牛鼻子”,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深化“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度机制,优化城乡统筹的就业困难人员管理服务制度,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储备力度,实施一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依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平台,深化开展尽心耐心暖心“三心”服务活动,推动重点群体精准排摸一个不落、五级贯通责任到人、动态跟踪闭环管理,高质高效办好“为80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注重发挥倍增效应,全链条支持城乡创业创新。创业不仅是就业的一种形式,更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浙江将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的优势,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支持体系,完善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创业补贴等政策,推动创业担保贷款降门槛、提额度、优流程。大力推进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推广安吉吸引青年入乡做法和舟山市“没有围墙的创业园”试点经验,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模式的乡创主体需求,打造一批“乡创空间”,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食宿和办公场所等便利。深入开展创业资源对接活动,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加强项目、资金、场地、培训等创业要素支持,持续引导政策、资金、项目等创业资源向乡村、山区海岛倾斜,推动城乡人才双向奔赴、相互赋能。

注重破解结构性矛盾,有力促进劳动者增技增收。提高技能是破解“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问题的关键。浙江将持续高水平推进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围绕“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布局建设“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实现技能培训基地和站点全省县城和中心镇全覆盖,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社区)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全年开展重点领域技能培训50万人次以上。深入实施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高水平建成10所一流技师学院和69个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在设区市和工业强县打造一批特色技工院校和若干个特色专业。积极打造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累计培育技能型乡村(社区)500个,全面落实技能人才保障激励政策,健全“技能共富贷”等“以技授信”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力营造技能最优生态。

注重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基层就业公共服务水平。服务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服务有温度,政策才能体现力度。浙江将以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为牵引,统筹各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点和力量,提供覆盖全域、贯穿全程、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全周期公共就业服务。推广“浙里就业”综合服务站点建设试点经验,建成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深化人力资源大市场集成改革,发布岗位200万个,持续提升人岗智配效率,推动人力资源畅通流动、高效配置。持续完善多层次零工市场服务体系,以增值化服务理念构建“零工市场+”服务,全年归集发布零工岗位100万个以上,切实让零工市场成为稳定就业的“蓄水池”“加油站”。持续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纵深推进“浙江无欠薪”行动,努力实现欠薪案件动态清零。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推行一站式调解,切实维护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吴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