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鸡西讯 (通讯员 郝国良)2024年以来,黑龙江省鸡西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瞄准高校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主动上门谈合作、解需求、促发展,通过创新合作举措、深化产才融合、促进人才交流,开启人才工作新篇章。
强化政策机制保障,构建合作新格局。市委牢固树立“借高校外脑外力促人才振兴产业发展”的理念,市委书记带领市直单位和县(市)区深入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8所省内高校交流洽谈并开展集中签约,在农业、经贸、煤炭应急、冰雪体育、俄语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数据管理、社会治理、煤矿安全、产业园区、企业物流、城市供热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现代农业、冰雪设施、北大荒精神各类科研实践基地平台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项目100余个,乳酸菌酸菜等项目已投产。推出深化市校合作具体措施23项,与人才集聚、科研规划、产业振兴等政策全面深度融合,设立市校人才交流、平台建设专项资金,为持续深化市校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定期召开市校合作推进会议,督办落实合作项目,常态化征集合作需求,与高校动态开展供需对接。建立市校领导定期会商、工作层面日常磋商等机制,在部分高校设立“鸡西人才工作站”,保持密切合作联系。
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催生发展新动能。采取灵活方式共建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专利入股方式成立鸡西碳石墨研究院,技术服务本地石墨企业;牵线全乐制药公司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建院士工作站;指导珍宝岛药业、乌苏里江药业与黑龙江大学等高校联建北药和刺五加药品创新战略联盟。面向高校推介“揭榜挂帅”科研项目,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揭榜企业项目,榜单资金2600余万元;推动校企联合申报人才团队科研项目,给予农机激光定位等项目团队资金支持,“三废”资源化工艺、废硫酸零排放等技术瓶颈实现突破。以成果转化加速项目落地,推动中建材黑龙江石墨等企业与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达成科技合作项目,高校参与完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业化投资7700余万元,新增营业收入近3000万元。
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激发发展新活力。叫响特色品牌引才,实施“英才聚墨都”计划,赴高校开展专场宣传推介,面向应往届优秀毕业生,采取上门招才、定岗选才、合作引才、以才纳才等方式,成功引进一批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发挥市校联合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吸纳人才作用,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龙江工程师”鸡西专项培养博硕人才;依托石墨、生物医药产业“政校企”联盟培养技能人才;北京大学赴鸡西开展调研考察、合作交流,授予鸡西“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签订《教育培训合作框架协议》;带动市直单位和县(市)区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线上线下培训人才3000余人次。深化柔性引进用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邀请高校院士教授兼任鸡西人才智库专家,建立“鸡西籍”域外人才库,在决策咨询、技术指导、项目合作、招商引资和助力引才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举办“兴凯湖智力行”等人才论坛活动以及项目合作、专题培训等方式,引进院士、专家开展规划指导、义诊讲学和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