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讯 (通讯员 赵圣杰 许亚男 秦悦)去年以来,山西省太原市劳动人事仲裁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多举措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纠纷,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加强多元处理机制建设,持续提升争议预防调处效能。加强协商调解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行业性、区域性、商(协)会等调解组织124个,配备专职调解员133人,充分发挥协商调解在争议办理中的前端性、基础性作用,努力推动案结事了人和。2024年依托“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线上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559件,实现争议化解“网上办”“掌上办”。2024年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673件,调解成功率73.57%。
强化“1+2+N”工作机制,持续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1”即简化优化办案流程,对符合立案条件且申请材料齐备的,一日立案。“2”即强化“调解+速裁”两种办案模式,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遵循合法、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突出调解优先、能调不裁、调裁结合的原则,争取柔性化解。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共管合力,市仲裁、监察、法院等部门通过定期举行案件沟通会、协调会、研讨会等方式共商共议,着力破解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难题。设立维权绿色通道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等“N”项保障措施,促进化解工作,2024年全年通过立案处理和合理引导等方式解决农民工争议案件203起。
公平公正高效裁决,全力以赴建强队伍。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专家库,启动专家库专家案件评审工作会,通过专家交流论证,对疑难案件给出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提升案件审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断优化仲裁员队伍结构,吸纳10名律师、专家学者等法律工作者担任兼职仲裁员,充实壮大仲裁员队伍。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先后组织了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业务等培训7次,培训工作人员298人,强化和提升了工作人员履职能力和办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