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山东胶州“三港联动”飞地引才 借梯登高 借船出海
191666207171027763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4-28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发挥作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核心区优势,先后在上海、北京、苏州三地打造离岸创业港,借梯登高、借船出海,构建“三港联动”的飞地引才模式加速人才集聚,累计孵化企业300余家,引进各类人才300余人,推动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深度耦合。

借巢引凤,打造创新创业孵化模式

胶州市发挥“飞出地”资源禀赋,立足“飞入地”产业优势,通过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本地的离岸孵化机制,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型初创企业,推动人才、项目、产业双向流动、互补共进。

“我们的创业项目最早在苏州创业港孵化,主要开展智能天线及阵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后来来到胶州落地进入产业化阶段。”青岛经纬智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晋本周表示。经纬智联是苏州创业港孵化的第一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企业目前已被评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业港为项目团队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务,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创业辅导,加速项目落地转化和破壳成长。”苏州创业港负责人顾祥珍表示,依托空间运营、孵化服务、投智投资、创业培训四大服务体系,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人才项目“苏孵胶引”。苏州创业港仅运营1年时间已累计入驻孵化项目20个,引进在胶落地企业2家,集聚博士人才20余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崛起。

“借脑研发”,构建科创资源链接渠道

县域企业普遍存在科研力量薄弱的困境,胶州市依托人才飞地广泛链接一线城市高校院所科创资源,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匹配高端人才、科技成果等创新要素,助推人才科创资源跨域联动。

“里岔黑猪在养殖过程中面临着保种选育难、出栏周期长、养殖成本高的问题,急需相关领域高端人才赋能产业发展。”里岔镇农业办公室负责人周永进介绍。在北京创业港的牵线搭桥下,中国农业大学王楚端教授团队与上合城乡融合发展集团达成合作,共建上合里岔黑猪研究院,开展育种繁育研究,提升产业发展势能。

“创业港位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开辟引流高端科教资源的新渠道,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将各类稀缺创新要素引入到上合示范区。”北京创业港负责人刘年丰表示,北京创业港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领域引进孵化100余家初创型企业,链接北京高校院所资源,协助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人。

“借域引智”,搭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胶州市外事外贸、国际合作等各类国际人才缺口较大。在人才飞地建设中,瞄准国际人才集聚程度较高的重点城市,打造国际人才要素资源涌入的外部“泵站”。

上海创业港是胶州市打造的第一家离岸飞地,依托上海人才资源和对外开放优势,推动资源要素在上海、胶州之间高效流通,运营4年来孵化企业超200家,引进各类急需急缺人才180余人。

“我是一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上合示范区的开放发展为很多像我一样的国际青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山东胧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外事务专员爱琳娜坦言。

“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以上合示范区为母港,上海、北京、苏州‘三港联动’的飞地引才新格局,丰富的科创资源转化成为促进胶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胶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敬宇表示,要持续探索建设离岸创业港,推动多方资源和人才汇聚。

编后

一些地方有较强的产业基础以及创新需求,却存在缺乏人才和创新资源的瓶颈。胶州市构建“三港联动”飞地引才模式,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这一困境。通过在上海、北京、苏州建立离岸创业港,胶州市借一线城市之巢孵化科技企业,借高校之智破解产业难题,借国际都市之窗汇聚全球人才,体现了“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实践智慧。这一模式打破地域界限,将县域经济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了“飞地”变“跳板”、“痛点”成“亮点”的转型,为其他地区借智引才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