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2024年,共为48万家次民营企业、3.58万家次外资企业提供猎头、人力资源培训等服务,成功推荐人才12.75万人
●2024年底,全省营收突破1270亿元,营收过10亿元23家、过1亿元167家、679家入规,服务用人单位超66万家次
●布局建成30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其中1家国家级、7家省级和一批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2家国家级、1家省级人才市场,开展“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建设
本报武汉讯 (通讯员 楚仁轩)“办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以前需要几天时间提交多项材料,现在只需要提交书面申请和承诺书即可当场拿证,效率真的太高了!”近日,湖北巨鸿国际劳务有限公司法人刘志桥在拿到许可证后,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将其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省服务业发展规划统筹部署,出台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为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
加大政策激励。出台《湖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加快建设高质量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的实施意见、推进新时代湖北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4条举措,对获评国省重点、境外上市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给予奖励奖补,推动人力资源行业为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突破、新兴产业壮大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
搭建服务平台。2024年,中国武汉人才市场推进“学子聚汉”工程,开展招聘活动200余场,提供岗位30多万个。中国江汉平原农村人才市场聚焦乡村人才,帮助104名农民获得职称、2.5万人返乡创业。今年一季度,“联校访企拓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高校267家次、企业5569家次,提供岗位13.45万个。
推进一体发展。大力发展高人力资本、高技术、高附加值业态,推动人力资源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2024年,共为48万家次民营企业、3.58万家次外资企业提供猎头、人力资源培训等服务,成功推荐人才12.75万人、同比增长68.17%;举办人力资源培训班1.6万期、同比增长7.14%,开展人力资源测评30.94万人次、同比增长3.29%。
统筹行业布局,强化示范引领。注重品牌效应。实施领军企业培育计划,认定30家省级领军企业,培育打造12家省级服务业重点企业、民营企业百强,2家企业新三板挂牌,引领行业发展。2024年底,全省营收突破1270亿元、同比增长8.10%,营收过10亿元23家、过1亿元167家、679家入规,服务用人单位超66万家次。注重集聚增效。布局建成30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其中1家国家级、7家省级和一批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2家国家级、1家省级人才市场,开展“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建设。培育“蕲春艾灸师”“潜江龙虾工”“监利面点师”等劳务品牌。推动与以武汉光谷、东风汽车、花湖机场等为代表的产业融合发展。注重相容互促。依托湖北光电人才市场,搭建光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供需对接平台,该市场已汇集56家高端人才服务机构,年均服务企业超4万家。2024年光电子信息产业招聘需求同比增长52.64%。建成“零工驿站”1327家,超一半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运营,累计发布零工信息620.56万条,今年以来,服务灵活就业人员和市场主体254万人次。
加快数智赋能,提升发展后劲。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赋能人力资源服务发展。光谷产业园通过线上平台整合辖区近4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工程师协会、光谷产教联合体等资源,为光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人才测评、管理咨询、招才引智等服务。中国光谷已培育出7家百亿级制造业龙头企业、7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链长+链主+链创”三链协同,鼓励企业当好链创角色,2024年,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整体招聘需求、求职需求同比分别增长8.28%、15.1%。加强与重点产业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助力湖北制造向湖北智造加速蝶变。2024年,武汉“赋能供需 产业互联”系列活动中,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120余家区域支柱型产业、“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人力资源服务行动,高水平建设武汉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搭建海外服务贸易促进平台,积极推进支柱产业出海、人力资源服务出国。基地年人力资源服务贸易额已超47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