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人社部发布一季度人社工作主要进展情况 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
191956187963047117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5-06

本报北京讯 (记者 郑杰洁)近日,人社部发布2025年一季度人社工作主要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安排。

数据显示,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4亿人、2.97亿人,同比增加442万人、256万人、271万人。1—3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36万亿元、总支出1.94万亿元,3月底累计结余9.6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就业方面,加力岗位挖潜扩容,明确实施岗位开发计划7个重点方向和支持重点群体就业6项重点任务。加强创业带动就业,将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从3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将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个人纳入、最高授信额度1000万元。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设立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超6400亿元,帮助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530多万个。出台新一轮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一季度,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减少成本456亿元,向58.8万户次企业发放稳岗资金35.2亿元。部署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每年补贴1000万人次以上。

社会保障方面,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实施顺畅有序,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扎实推进,一季度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拨付到位。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实施。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平稳实施,截至3月底,参保人数超过1104万人。指导各地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帮扶政策,一季度共为826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社保经办服务进一步优化,自4月1日起,在全部地级市组织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截至3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9亿人,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10.9亿人,功能拓展到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大大拓宽了百姓便利生活的边界。

人才人事方面,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管理,优化职称评审查验服务,汇集超过3000万条职称评审数据。深入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一季度新增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96.7万人次,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启动筹办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7个赛道。颁布数据库运行管理员等29个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会同上海市推进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备。今年9月,将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劳动关系和工资收入分配方面,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多项举措,强化对企业的用工指导,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企业工资宏观指导调控不断强化,指导地方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推动群众工资收入平稳增长。一季度,四川、重庆、新疆、山西、贵州、广东等6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欠薪治理工作力度,一季度共办结工资类违法案件15.1万件,为66.2万名劳动者解决工资80.7亿元。

下一步,人社部将提早启动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研究完善适应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特点的参保缴费办法。制定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相关办法。加快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建设一批前沿专业,扩大康养、家政专业招生规模。发布一批新职业(工种),支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在人社领域应用,持续完善全国性线上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更多人社服务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