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奔涌,黄鹤凌霄。4月21日至27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技能营在湖北举办。
本届技能营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青年技能精英齐聚荆楚,其中既有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全国各地技工院校的学生代表,也有港澳台地区世界技能大赛选手、领队。活动期间,营员们的足迹遍布武汉、咸宁、荆州、恩施等地。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高新产业园区、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启了一场集国情教育、技能展示与宣传推广于一体的技能之旅,触摸创新引领超越的强劲脉搏,传递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这是一次技能之旅
匠心为笔书写奋斗华章
技能成才报告会是本届技能营的一大亮点。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的5位获奖选手与1位湖北工匠,在报告会上讲述了他们从平凡到卓越的奋斗故事。
凉山小伙胡泽宏的故事格外动人。曾经的务农少年,一路拼搏逆袭,最终摘得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银牌。回忆起训练的艰辛,他说:“上千度高温的焊渣会飞溅到防护服上,还会烫伤皮肤,灼伤眼睛。”过程虽苦,退缩的念头也曾闪现,但技能报国的初心让他坚持到底。台下热烈的掌声,正是对这些技能榜样的认可,也激励着更多营员勇攀技能高峰。
在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营员们近距离感受千年技艺的魅力。从楚绣的细腻针脚到漆艺的瑰丽彩韵,非遗匠人们用一生坚守诠释工匠精神。“这些大师很多都是从学生成长起来的,看到他们脸上的自信和骄傲,我才真正理解‘技能照亮前程’的意义。”来自云南的营员锁成玉说,“无论是刚入行的新人,还是寻求转型的从业者,提升技能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更多可能。”
这是一次科技之旅
创新为翼翱翔技能天空
21日上午,营员们走进武汉光谷,了解高新技术领域技术技能人才、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人形机器人灵动起舞、激光切割设备精准作业、柔性屏幕生产线高速运转……来自湖北的营员韩彭难掩兴奋:“一条完整的流水线,竟然仅需寥寥数人就能完成全部操作,太震撼了!”
科技之光,让青年们看到了技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无限可能。“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远超想象!”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冠军熊首钰说。这位“00后”工匠的感慨,道出营员们的心声。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华工激光工厂看到的标语:千方百计干成事的进取精神,不畏千辛万苦的攀登精神,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锁成玉说,“这不仅是对企业员工的鼓励,也适用于我们技能营的伙伴们。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这种进取精神,勇于攀登高峰,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是一次红色之旅
以史为鉴传承精神火炬
22日上午,营员们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聆听红色故事,重温红色记忆。走进馆内,泛黄的文献、锈迹斑斑的武器与历史影像,将大家带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营员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声交流,革命先辈以血肉身躯铸就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丰碑,他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深深震撼了聆听者的心灵。
“先辈们的武器是枪炮,我们的‘武器’是技能。”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营员岳泳辰说,“虽然方式不同,但我们与先辈们都怀着同样的信念——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来自黑龙江的营员李悦宁坚定地说:“学成之后,我一定要用精湛的技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出纪念馆,天空格外湛蓝,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营员们深刻领悟到,技能报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从改良一个零件的设计,到攻克一项技术难关,每一次对技艺的精进,都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
这是一次绿色之旅
实践为桥助力乡村振兴
本届技能营首次安排营员深入乡村发展一线,在阡陌纵横间切身感受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在嘉鱼县潘家湾镇,绿色的蔬菜长廊蜿蜒如丝带,串联起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来自四川的营员孙美玲深受触动:“我参加过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这里的乡村振兴成果太震撼了!相比之下,我的家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要把这些经验带回去,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23日下午,机电一体化、管道与制暖、烘焙等项目的世赛选手化身导师,为乡村工匠、乡村手艺人传授技艺。
在管道与制暖项目现场,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孙伟龙手持焊枪,边讲解边示范。学员们围拢过来,全神贯注地观察他的每一个动作,不时有人举起手机记录。
“冠军示范的钎焊和煨弯,是这个项目里最难的工艺。”现场学习的工匠陈颖星说,“我之前练习时有些不好的习惯,自己还没意识到,今天终于纠正过来,收获满满。”
活动组织方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将世界技能大赛项目与乡村实际需求结合,通过技能展示、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既为乡村手艺人搭建了学习提升的平台,也让青年技能人才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乡村振兴。
这是一次友谊之旅
同心筑梦共赴成长之约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项目冠军卓嘉鹏的分享,让大家看到了技能营的温暖力量。
2023年,卓嘉鹏参加上一届技能营时,恰逢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部分项目因故取消,他所在的项目也在其中。苦练多年的赛项突然取消,心里既失落又迷茫。“当时很多人的情况都是这样,大家都有些想哭。”卓嘉鹏说,技能营成了大家的精神港湾。“那段时间,我们彼此倾诉,互相打气,最后都成了朋友。”这段在逆境中结下的情谊,成为职业生涯中珍贵的支持力量。
在交流中,营员们也分享了共同的困惑。“当老师后,我发现教育远比想象中复杂。”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冠军杨绍辉说。这位21岁的新晋教师感慨:“技术好不代表能教好,如何沟通、如何管理情绪,都是全新的课题。”他的困惑引起了营员们的共鸣。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也是营员们热议的焦点。有的营员坦言:“很想到企业一线一试身手,但又担心离开稳定的教师岗位后难以适应高强度竞争。”
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越来越清晰,也更加坚定了在技能道路上深耕细作的决心。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伴随着营员们献唱的《我相信》,第六届中国青年技能营在恩施落下帷幕。7天时间里,营员们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交流中凝聚力量。他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新时代技能人才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