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跟岗实践为就业赋能
195869161538822963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8-22

天津北辰区

见习服务实现校园到职场过渡

本报天津讯 (通讯员 王静)今年以来,天津市北辰区人社局以政策创新为引领、服务提质为支撑、资源整合为纽带,通过多元施策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拓宽渠道,筑牢就业保障“防护网”。区人社局立足属地院校学科发展战略与专业课程体系,量身定制“一校一策”差异化服务方案,组建人社政策宣讲团深入城建管理学院、渤海职业学院等4所高校开展政策赋能行动,为千余名学子送上专属“成长大礼包”。针对慢就业、待就业学生群体,构建“就业见习缓冲带”,广泛募集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见习岗位。建立“一对一”见习跟踪服务机制,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软着陆”。目前已认定的就业见习基地87家,募集优质见习岗位1240个,今年参加见习的大学生共计581人,为企业储备人才、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精准帮扶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重点群体就业动态监测,实施“一人一档一策”精细化服务,共计服务883人,帮扶就业率97.8%。区人社局副局长卢希元介绍说,“我们始终推行‘能力提升+见习实践+岗位推送’一体化帮扶。通过建立动态调整、定期回访的长效机制,确保就业困难群体应帮尽帮、应就尽就。”

提升技能,激发就业创业“新引擎”。在创业赋能方面,聚焦大学生创业需求,创新开设创业指导专属课堂,帮助毕业生突破思维局限,掌握创新工具与创业实战技巧。截至目前,已有96人次毕业生享受各类创业补贴。在供需对接环节,深度衔接属地院校与就业市场需求,联合职业院校、培训机构,针对新兴领域紧缺技能,定制开发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班,目前近1200名学生正在进行培训。

精准对接,畅通产才融合“快车道”。今年毕业季,区人社局构建精准匹配、全程规划、校企直通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联动河北工业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等5所高校,精心策划“就业服务进校园”系列专场招聘会,吸引近400家优质企业参与,集中推出近6500个岗位,累计助力近9200名毕业生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举办2场企业进校园宣讲会,吸引近400名毕业生踊跃参与,现场接收求职简历300份,120人通过初步面试。联合开展“辰兴爱才·就创未来”系列人才供需对接活动,组织40余名师生走进天津雅迪、通用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实地探岗。“我们在活动中倾听了企业用工需求和方向,日后学院会努力培养更多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优秀毕业生。”河北工业大学招生就业中心副主任许海媚说。

江苏常州市钟楼区

企业即课堂 园区即职场

本报常州讯 (通讯员 常仁轩)“‘就业旅行2.0’让我们深入企业研发部门,体验真实工作场景,将专业所学与实际应用结合,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昌同学在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最新一期的“就业旅行”中感慨道。自2023年钟楼区推出“就业旅行”活动以来,已累计举办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专场活动16场次,吸引超800名高校学子参加。今年在原有逛街巷、看园区、进企业、住人才公寓的基础上升级,打造企业即课堂、园区即职场、城市即舞台的“就业旅行”研学新模式。

学有所成,一场从体验到实践的升级蝶变。“就业旅行2.0”聚焦企业用才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强调学生专业匹配,为高校学子量身定制1—2周的场景式岗位实践,安排至区内19家重点企业42个一线岗位锻炼。今年,已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37名学子先后到钟楼区跟岗实践,零距离接触核心技术、沉浸式感受工作场景、全方位了解岗位职责。许多学子反馈,通过跟岗实践提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实操能力,对校内所学知识理解更加立体,这次经历成为他们明确职业方向、走向社会舞台的关键一步与成长阶梯。

研有所得,一次从交流到融合的创新之举。为确保跟岗实践成效,钟楼区建立企业导师帮带机制,选派技术骨干担任带教导师,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环节。在常州科研试制中心的生产线上,自动化专业学生协助调试智能装备;在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的实验室里,材料专业学生参与新材料测试……深度参与的过程,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学生的潜力,也激发了深化合作的意愿。“在本次跟岗中,有两位同学研究方向与公司发展方向‘绝配’,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合作才刚开始,我们后续将开展更深层次的科研协作。”中科摩通技术开发专家的这番话,代表了许多参与企业的共同心声,这种基于一线实践的互动为企业提供了提前考察和培养潜在人才的机会,将短暂交流变成长期合作的起点,真正实现校企双向奔赴与深度融合。

产有所需,一段从引才到留才的服务闭环。为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钟楼区主动跟进、靠前服务,回访调研显示,学生中有意愿来常就业创业的占比超96%。依托活动搭建供需对接桥梁,进一步构建来常“就业旅行”青年人才服务网络,动态发布创新创业政策、企业引才用才需求等,“线上+线下”开展靶向招录对接,努力促进优秀短途“旅行者”转化为坚定的发展“合伙人”。

截至目前,已有50多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的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就业旅行”活动来钟楼区就业,在开发园区、重点企业等一线岗位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