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数字领域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职称评价重点考察工作实绩 山东对接“四个需求”引育人才
196232976906009805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9-01

核心提要

●坚持数字技能人才工学一体化培养,大力推进企业数字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评价,23.9万人次获得数字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编制数字领域“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不设门槛、不唯资历招募领军人才牵头开展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制定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数字领域职称评价标准条件,重点考察数字人才在系统建设、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实绩,不断提升职称评价科学性,全省累计4.2万人获评数字技术相关专业职称

本报济南讯 (通讯员 鲁仁轩)近年来,山东省全面贯彻落实《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聚焦关键环节,健全政策体系,创新工作举措,着力打造“培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保障链”精准对接的数字人才发展新生态,有效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培育人才。高水平举办数字技术研修项目。围绕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十强”产业发展,邀请两院院士、省内外权威专家,举办数字技术领域高级研修班51期,传授前沿数字技术,进行研修交流。去年以来,培训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数字人才1500余人,有效填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人才缺口,提升了数字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操技能,为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高质量组织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育、遴选一批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累计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师3800余人。邀请数字领域头部企业、高等院校、行业协会等成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合作联盟,在数字人才培育、招聘、供给等方面整合资源、共同发力。高标准开展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坚持数字技能人才工学一体化培养,大力推进企业数字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评价,23.9万人次获得数字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数字技能水平。

精准对接创新需求招引人才。加快招引高端创新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引进数字领域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顶尖人才,组建核心攻关团队,解决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卡脖子”难题。去年以来,推荐20余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领域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5名数字领域人才获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人数创历史新高。加快招引青年创新人才。组织一大批数字企业参加“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齐鲁博士(后)菁英人才”等青年人才招聘活动,赴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引才,累计收到博士(后)简历218份,达成博士后引才意向103人。举办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数字领域参赛项目660余个,推动数字产业初创项目在山东落地转化。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使用人才。重点赋能工业经济。立足山东工业大省实际,加强数字人才集聚载体建设,依托智能家电、虚拟现实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35个省级中心,引育研发人才3000余人、院士专家20余人。加快赋能科技创新。围绕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编制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数字领域“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不设门槛、不唯资历招募领军人才牵头开展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去年,恒元半导体公司联合高校教授团队,在全球率先研发出12英寸超大尺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探索赋能县域经济。会同省委人才办等部门,选取试点县开展数字人才赋能行动,通过组建数字专家服务团、建立数字人才高级研修专门通道、加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等手段,带动县域产业数字化发展提质增效。

精准对接人才需求加强保障。加大政策保障力度。会同省委组织部等10部门,出台加快数字人才培育的若干措施,围绕数字人才引育培养、创新创业、竞赛选拔、激励保障等提出12条务实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制定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数字领域职称评价标准条件,重点考察数字人才在系统建设、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实绩,不断提升职称评价科学性,全省累计4.2万人获评数字技术相关专业职称。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在省级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置数字领域专项,每年支持60余项数字科研项目。推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补贴落实,将数字技术工程师纳入市级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实施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近三年评选资助19家数字领域留学人员初创企业,发放补助资金195万元。优化人才服务举措。做好数字人才的政治引领和联系服务,邀请8名高层次数字人才参加专家休假疗养活动。将符合条件的数字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范围。去年以来,为221名高层次数字人才颁发“山东惠才卡”,提供交通出行、医疗保健等29项全链条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