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菏泽讯 (通讯员 韩冰凌)2024年以来,山东省菏泽市紧扣“四链”融合发展需求,创新实施“一县区一高校(科研院所)”校地融合发展集中行动,推动形成政府搭台、高校主导、企业参与、人才支撑的产才共兴新格局。
聚焦产业需求补短板,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梳理“急需紧缺人才、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三张清单,精准对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聚焦校地协同筑生态,建立“市委统筹、县区主责、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推动10个县区与129所高校院所结对,构建“一县区主攻2—3个优势领域、一高校支撑1—2条产业链”的协同格局。聚焦人才引育提效能,创新“高校推荐+企业需求+政府搭桥”模式,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实现人才下沉、技术落地、产业升级良性循环。其中,单县立足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全县主导产业,与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精准结对,梳理技术需求28项,引进高校专家19人,推动技术合作12项,共建教学科研基地、联合实验室等8所,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创业人才5人,促成科技成果转化6项。
深化创新合作模式,推广“高校+科技副职(总)”“高校+成果转化”“高校+人才共享”等多元化模式,累计选派115名高校人才挂任科技副职,65名高校人才前往67家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促进人才、技术与产业深度嫁接。健全项目推进机制,以重点人才工程项目为抓手,探索多种引才路径,引进各类产业人才269名,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30余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畅通互动联通路径,通过“走出去”招才引智与“请进来”交流合作相结合,赴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60余场次,举办鲁西五市产才合作对接会等区域交流活动10余场,促成重点项目合作15个,推动22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智力引进—技术落地—产业赋能”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