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以“百万英才汇南粤”为主题举办招聘活动68场,募集大专学历以上及高级工以上岗位2万余个
●编制就业政策、培训项目、市场岗位、招聘活动“四张清单”及《汕头市就业创业补贴优惠政策指南》,明确28项就业政策,实现“一查即知、一办就成”
●依托全市39家培训机构,开设中式烹调师、电子商务师、保育师等20余个工种培训,同步推进“南粤家政”专项培训
今年以来,广东省汕头市通过创新招聘组织模式、精准落实就业政策、优化服务保障体系,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提供坚实支撑,形成场景创新、政策精准、服务兜底的良好就业环境。
创新招聘组织模式,构建全维度引才矩阵
“多部门联动+场景融合”激活重点群体就业动能。汕头市整合人社、民政、退役军人事务、残联等部门资源,探索“商圈+夜市+招聘+政策宣传”融合模式,将招聘场景融入城市生活空间。今年以来,全市以“百万英才汇南粤”为主题举办招聘活动68场,募集大专学历以上及高级工以上岗位2万余个;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就业补贴等保障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通过专场招聘、优先录用通道及企业吸纳补贴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通过“妈妈岗”、弹性岗位保障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
近日,在龙湖区合胜广场举办专场活动,组织比亚迪、光华科技等45家企业提供1407个岗位,精准覆盖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四大群体。其中,15家企业为高校毕业生设435个专业技术及管理岗;20家企业设116个安保、物业岗优先录用退役军人;12家企业供134个轻体力辅助岗适配残疾人,同步设置低门槛操作工岗及弹性“妈妈岗”。活动现场组建人社政策宣讲团,面对面为招聘单位和求职者解读政策,推动就业政策落地见效。
“分时段聚焦+多形式服务”精准匹配人才需求。针对不同时期就业特点,分层分类开展招聘服务。年初返岗季,在汕头站举办“南粤春暖”专场招聘会暨外来务工人员返岗复工服务活动,组织14家企业提供近1500个岗位,实现“出站即招工”,同步配套社保咨询、职业指导服务。年中就业季,在金平区万达广场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采用“线下招聘会+线上直播带岗”模式,吸引35家企业、59家见习基地参与。该专项行动提供754个就业岗位和931个见习岗位,70%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国企岗位占比40%,线上直播带岗观众超1255人次。夏季人才季,举办“百万英才汇南粤”夏季交流会,组织77家企业提供AI架构师等1313个新技术岗位,近七成面向高校毕业生;同步开展“人社局长进直播间”活动,开展网络招聘367人,拓宽求职渠道。
加大保障投入,强化政策支持
汕头市连续五年足额支出中央、省就业补贴资金。推进政策体系建设,梳理形成涵盖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科研经费、配偶安置等18类内容的人才服务政策。其中,针对高校毕业生推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一次性就业补贴(博士1万元、硕士7000元)。在稳岗惠企方面,明确企业招用重点群体可享社保补贴、见习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初创企业可申领创业资助、租金补贴、担保贷款。今年以来,全市支出就业创业政策性补贴和服务补助1354.5万元,惠及3661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0万元。
编制就业政策、培训项目、市场岗位、招聘活动“四张清单”及《汕头市就业创业补贴优惠政策指南》,明确28项就业政策,实现“一查即知、一办就成”。开发公益性岗位,按最低工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补贴,为应届毕业困难学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累计安置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746人次,确保就业兜底保障全覆盖。
优化就业服务体系,筑牢各类就业群体服务保障网
近年来,汕头市积极推动人才生态链建设,获评全国创业优秀展示项目,入选国家就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汕头市金平区入选省级就业示范项目。
针对高校毕业生,优化集成服务,精准推送政策。整合高校毕业生入职、企业招用员工等5类事项,协同多部门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开展政策宣讲活动48场,覆盖2.29万人次,推动政策入企、进校园、进社区,提升政策知晓率和落实率。
针对灵活就业群体,夯实技能根基,畅通就业渠道。依托全市39家培训机构,开设中式烹调师、电子商务师、保育师等20余个工种培训,同步推进“南粤家政”专项培训。建成零工市场1个、就业驿站22个,收集发布就业岗位1.3万余个,服务求职者5.6万余人次,实现即时就业服务“触手可及”。
下一步,汕头市将进一步深化招聘场景创新,办好“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推动人才政策与稳岗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帮扶,依托“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全链条衔接,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