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浙江丽水实施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行动 有技走天下 携手奔共富
198154052724966195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10-24

在绿水青山间的浙江省丽水市,一群手握技能的“新山民”正走出大山、创造金山银山,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版图中书写共富篇章。近年来,丽水以“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产业培育”为核心,创新实施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行动,让“山里人”的“土办法”变成“硬通货”,将小手艺升级为大产业,绘就了一幅技能赋能、携手共富的壮丽图景。

练就致富之技: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以前觉得种香菇就是苦力活,现在成了持证的‘农作师’,不仅来收购老板的更多了,价钱也更好卖了!”龙泉菇农老吴的感慨,折射出丽水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的变革。

丽水以“普惠性、系统性、品牌化”为突破口,构建起覆盖23个部门的市县一体培训网络,技能人才共富能力提升行动也连续第4年被票选列入市十方面民生实事。从田间地头的菌菇种植、雪梨栽培,到街头巷尾的烧饼制作、石雕工艺,27.93万人次通过公益性培训解锁新技能,14.71万技能人才、6.21万高技能人才由此诞生。

更令人振奋的是,丽水创新推出农作师、农商师、农匠师“农三师”认证体系,让传统技艺获得官方认证,打破乡土人才成长“天花板”。“龙泉青瓷师傅能评国家职业资格,让‘土专家’有了‘金饭碗’。”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1283名中级及以上“农三师”正式纳入技能人才库,乡土技能的价值被重新定义。

通过品牌化的培育,“云和师傅”“缙云烧饼师傅”“青田西餐大师”等21个特色技能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等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需求精准对接,4.4万名劳动者带着“技能身份证”开启创业就业之路。

延伸带富之能:技能藤蔓遍地开花

丽水的技能培育工作宛如种地瓜,根扎在丽水,藤蔓却延伸到全国。丽水以传帮带为纽带,推动1300余名“云和师傅”“菇乡师傅”奔赴中西部地区,通过技术入股、示范教学等方式,为当地培养2.5万名技能人才。如今,丽水技能人才的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份、3786个乡镇,更在成都、杭州等地开设786家“示范品牌店”,形成“原材料种植—工艺研发—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在四川南江县的茭白基地里,来自缙云县的茭农李春萌正手把手指导当地农民。从最初的65亩试验田发展到现在的万亩“致富田”,他带动5万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这种“技能输出+产业帮扶”的模式,正是丽水技能人才共富能力行动的生动注脚。

除此之外,在河北平泉市,丽水与当地签订人才互认协议,推动技能评价标准互通,扩大“丽水标准”的影响力;创新引入国际认证体系,实现咖啡师、品酒师等6类技能“一培双证”,150名持证人才远赴海外创业。

护航共富之路:服务保障全程无忧

“没想到贷款这么快就批下来了,政府还帮忙协调法律纠纷,让我们安心创业。”景宁舍里栏间家庭农场负责人毛荣利道出了技能人才的共同心声。

为解除技能人才后顾之忧,丽水推出“保姆式”服务:在金融上扶一把,通过创新“绿谷技能共富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以低于市场利率的融资支持,为1.92万户技能人才、21家技能共富型企业发放贷款52.81亿元;在服务上跟到底,在全国31个省份设立116个技能人才工作站,组建技术考察团开展全程跟踪,累计服务3万人次,让技能人才走得远;在权益上有保障,建立“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机制,精准解决落户、劳资纠纷等关键小事300余件,帮助挽回各类损失近千万元,为技能人才护平安。

从“山里人”到技能人才,从传帮带到产业链,丽水以技能撬动共富的生动实践,蹚出了一条“有技走天下、携手奔共富”的新路径,帮助更多群众在学用技能中实现人生出彩、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