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究竟什么吸引了他们
41728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1-03-08

房间宽敞明亮,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二月乍暖还寒,走进新疆吉木萨尔县人才公寓,可以感受到人才政策释放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

自2018年新疆吉木萨尔县高标准推进“千名硕士进昌吉”工作以来,该县共引进硕士研究生135人,95人在这里安了家,其中疆外户籍占到68%。

引才:舍得给人才花钱

签订聘用合同后,就能获得2000元生活补助;入职后再给予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贴;对每套人才公寓进行精装修,购置家具、家电,配齐厨房设施,实现“拎包入住”;每人发放一辆价值2000元的自行车代步;每年保障高层次人才活动经费不低于20万元……来自宁夏银川的李秀龙,感受到了吉木萨尔县的“满满诚意”。

2012年从华中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毕业后,李秀龙先后在黄河农村商业银行、银川大学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就职。2018年,在看到“千名硕士进昌吉”的引才公告后,他经过细致的了解对比,决定来吉木萨尔。

“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年还有探亲假,孩子可以择校就读,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李秀龙说。

据了解,针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的,该县给予专业技术岗位10级工资待遇;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的给予专业技术岗位7级工资待遇。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每月发放500元到15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每人有三次调岗机会,为引进人才的配偶(子女)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提供便利服务。

用才:有价值实现和个人成长的平台

2018年10月20日,张洪国陈式太极拳传承工作室在吉木萨尔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挂牌成立,成为该县第一个以引进硕士研究生为主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作为北京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承人,我会尽己所能将太极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认同、热爱太极拳。”张洪国表示。

2018年6月,张洪国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专业毕业,来到吉木萨尔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担任体育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他主导成立了学校的太极拳社团,吸引了30多名在校生加入。学校的支持和学生的喜爱让张洪国决定在此地扎根,并将妻子也从老家山东聊城接来,同在该校任教。

“论经济发展和资源集中我们肯定比不上一些大城市有吸引力。”在吉木萨尔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阿丹看来,本县的优势在于软环境。“人才来了有用武之地,有价值实现和个人成长的平台。”

留才: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来自河北唐山的小伙周博洋,毕业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格林卡国立音乐学院,起初来到吉木萨尔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担任音乐教师只是看中这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仅仅半年后,周博洋便决定扎根在此。“在这里我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周博洋常年留学国外,来到吉木萨尔,有领导全方位的关心,同事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活无后顾之忧,事业也顺风顺水。

2018年11月,吉木萨尔县印发《新引进硕士研究生联系帮带培养办法》,建立了每名硕士研究生由一名县级领导、一名引才单位主要领导或班子成员、一名引才单位业务骨干帮带的“3+1”联系帮带制度。校领导将周博洋作为学校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手把手指导,点对点帮带,很快,周博洋便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校团委书记。

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永军认为,“人才人才,引得多是人,用得好才是才!从培训帮带、考核激励、关心关爱等方面多措并举,力争每一个人才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