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坚持项目化工程化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4173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1-03-0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今年的全国人社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为载体,加快推进政策牵引,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发展水平。

贵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人社部安排部署,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实施技能培训质量提升工程。2020年,贵州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培训成效,提高就业质量,助力决胜脱贫攻坚。重点依托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威宁县“三白基地+培训基地+就业基地”经验,广泛开展实训短训、以工代训和线上培训等,提升贫困劳动力素质,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全省累计完成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08.22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87.19万人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国人社工作会议部署,以优质高效为目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年”活动,更加注重培训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职业技能提升专账资金效能,强化科目设置,强化实操训练,强化资金监管,扎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开展急需紧缺职业培训、创业培训,继续做好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退捕渔民户劳动力等困难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大力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实施东西部协作技能培训提升工程。2020年,持续推进东西扶贫协作技能培训,深入开展双向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精准扶贫订制班,扩大招收贵州籍学生,推动促成帮扶城市相关企业与被帮扶城市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全年累计举办东西部协作技能培训班1500余个,累计培训6万余人,投入资金近5千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着力在职业技能培训上打造“东部+贵州”模式,重点围绕“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培训品牌,不断提升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并通过组织化劳务输出实现高质量就业。深入推进“校校合作”,依托东部优质技工院校与贵州技工院校订单开展“广港班”“广汽班”“雪松班”“广建班”,互派校长、教师加强交流学习,提升技工院校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贵州技工”品牌建设工程。2020年,围绕打造“贵州技工”品牌,坚持以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突出特色、强化成效,在家政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针对性技能培训。全年完成家政培训4.6万人次。同时,下达技工院校“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资金,用于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为打造“贵州技工”品牌提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国人社工作会议部署,重点围绕贵州高质量发展需要,集中力量打造“贵州电工”“贵州焊工”“贵州家政”等劳务培训品牌;围绕特色民族手工艺刺绣、蜡染等打造民族手工艺品牌;围绕特色牛肉粉、羊肉粉、肠旺面、丝娃娃等名优小吃,重点打造创业带动就业品牌。在技工院校建设方面,坚持以强弱项、补短板、抓特色为主线,加强技工院校专业、师资和教材建设。深入推进工学一体化改革,探索校企共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实施技能竞赛培育工程。2020年,组织参加了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首届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一定成绩,展示了贵州职业技能的新面貌,同时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贺信精神,落实全国人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精心筹备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科学设置项目、优化竞赛组织。通过组织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引领和带动技能水平整体提升,推动建设新时期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大军,为全省就业创业、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