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讯 (通讯员 武振华)去年以来,成都市的各类人才招聘会里出现了一个特别的成员——渔民专场招聘会。此招聘会是成都市人社部门专门为退捕渔民设立的,参与现场求职的全是曾经在江河里以捕鱼为生,如今退捕上岸,重新寻找新生活的渔民们。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重点水域将实行10年禁渔计划,一大批渔民面临着退捕上岸的生活。那么,禁捕上岸后的渔民们将如何生活,该何去何从呢?
为解决退捕渔民的问题,当地将长江流域退捕渔民纳入成都市就业重点群体范围,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从精准帮扶、技能培训、政策补贴等方方面面,力求解决好退捕渔民们的后顾之忧。
“上岸之后,渔民们普遍会对如何找到新的稳定收入感到迷惘,渔民专场招聘会的目的就是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找到稳定工作、过上新生活的渠道,它也将会成为我们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同时,我们为退捕渔民们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精准的职业匹配,力求做到让退捕渔民们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为退捕渔民创造良好的就业转岗环境,使他们在退捕上岸后过上稳定美好的新生活,这将是我们今后一项长期有效的工作。”成都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说道。
“听到退捕消息后,我一直在担心,像我这样半辈子都靠打渔为生的人,其他啥技能都不会,上岸之后会不会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幸好政府组织了技能培训,在这儿可以学到新的技能,只要认真学,以后的工作肯定不用发愁了。”接受培训的渔民们表示。
同时,成都市人社局征集渔民就业需求与当地产业用工需求,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发布了渔民培训清单,因地制宜为渔民创造良好的就业培训环境,通过“一对一精准服务”、线上网络平台培训等多种渠道为渔民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培训与信息咨询。
截至目前,成都市已实现了对本地退捕渔民的职业培训148人次,职业介绍120人次,已转产就业234人、纳入城镇职工保险126人、城乡居民保险164人、落实退捕渔民养老保险补贴3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