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青年人才对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从大国重器到科技新品,从传统工艺的迭代升级到智能制造的运维保障,青年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上崭露头角、担当重任。唯有不断给予他们信任、帮助与支持,方能让青春力量充分涌流。
信任能够极大激发潜能、释放活力。但在一些领域和单位,依然存在对青年人才“不敢用”“不放心”的观念,论资排辈的隐形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使得部分青年错失了发展的宝贵机遇,挫伤了锐气和闯劲。要勇于“放心放手”,建立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大力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不问出身、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在关键岗位上施展抱负。要减少对具体科研活动的直接干预,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为青年人才提供有保障的试错空间,让他们能依循专业判断,心无旁骛地探索未知、挑战前沿,释放创新创造活力。
青年人才普遍经验少、资历浅,难以获得关键的资金和科研资源。培养青年人才,不仅要“扶上马”,还需“送一程”。要科学制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在职业规划、方法启迪、资源对接上给予指点和帮助,引导青年人才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原始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要搭建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平台,鼓励人才亮绝活、展成果,在交流互鉴中启迪新思、迸发灵感,切实增强应对复杂问题、实现创新突破的综合能力,真正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青年时期是青年事业起步的关键期,也面临着安家落户、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现实压力,要让青年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事业,重在构建激励有为、保障无忧的环境。要用心用情解决好青年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在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做好服务。持续优化人才安居工程,切实解决青年人才的安居难题。要大力选树和表彰优秀青年人才典型,营造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的浓厚氛围,让他们安心、舒心、全心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挑重担、勇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