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通讯 (通讯员 苏宸 尹鹏)近日,江苏南通市海门区举办“吾心安处在海门”活动,48名青年人才探访海门电竞中心和招商局重工等地,通过开展咖啡拉花、冷餐烧烤、草坪派对等活动,打破传统青年联谊框架,促进沟通对话与情感交流。
今年以来,海门区制定出台《人才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团聚东洲”“青创东洲”“爱在东洲”“时尚东洲”四大工程,聚焦“事业赋能、成长成才、生活保障”等维度明确21条相关举措,全面厚植乐业宜创、乐学宜居、乐享宜游的青年人才发展沃土。近三年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1.8万人,青年人才总数占全区人才总量的42%。
海门区在“东洲英才”引育计划中增设青年专项,纳入体育电竞、影视动漫等新业态领域,对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资助额度上浮10%,通过“即到即评”“直通免评”等方式吸引42个青年人才项目落户,共计资助1.26亿元。实施“东洲英才”种子计划,精准链接高校院所早期项目,围绕人工智能等8大硬科技领域,推出“30万元启动金+300平方米办公空间+3年免租公寓”等政策礼包,与上海大学等12个高校实验室技术项目达成转化协议。为青年人才企业创造“试错场景”,对证照管理、产品质量等18个领域141项轻微违法行为,推行从轻减免等柔性措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事业氛围。
持续推进东洲青创空间建设,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进行定向培训合作,组建以金融、法律等领域专家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创业导师团,每月开展培训研讨,培训青创人才570人次。深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依托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武汉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海门工匠学院等平台,聚焦技术提档、技能提升,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38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