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姚安讯 (通讯员 郭存兰)在云南省姚安县,鲜花不再是田园里的点缀,而是点亮万家灯火的“美丽经济”。近年来,姚安县精准落子,将一朵花做成大文章,2023年6月,成功将“姚安花卉工”打造为省级劳务品牌,使农民从“劳力”向“技工”蜕变,一个围绕鲜花绽放的“幸福产业”正欣欣向荣。2024年全县花卉种植面积2.06万亩、年产鲜切花10亿枝、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8亿元,总投资6.94亿元的姚安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
沃土育繁花,产业筑基育品牌。姚安县以“双创”为引擎,创建姚安县现代花卉产业创业示范园、姚安毅云花卉返乡创业园2个省级创业孵化园,打造1个州级滇中花卉产业创业园,引进和培育花卉经营主体95户,全县花卉基地吸纳群众入企务工7500余人。从花卉基地建设,花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到旅游、餐饮、住宿形成一条产业链。截至目前,该产业链已带动就业1.8万余人,实现一花开来,百业兴旺。
匠心育人才,技能赋能强品牌。“以前我只懂怎么种花采摘,现在当拍卖师能帮助更多人把花卖出好价钱!”来自姚安县栋川镇的学员王秀芝道出参训学员的共同心声。近日,姚安县举办首期花卉拍卖职业技能培训班,计划三年内培育1000名花卉拍卖专业人才,助力创新“拍卖交易+电商直播+农旅融合”模式,让“姚安玫瑰”“赤子之心”等自主品种通过拍卖平台走向全国、香飘全球。目前,通过开展“花卉工”技能培训,3500余人获得“花卉工”培训等级证书或合格证书,就业率达90%以上。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企业培训中心等多层次技能培训平台,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建立“花卉产业技能人才专家师资库”,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由“输入式”向“造血式”转变。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回引”计划,“以劳务品牌聚才、以劳务品牌兴产”效应持续增强。
政策送春风,暖心深耕固品牌。品牌的长久生命力,需要政策土壤来滋养。姚安县通过打造“幸福里社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企业和群众间架起连心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体现了群众就业增收的幸福:钱亚芬夫妇从厦门返乡,在花卉企业务工月入8000余元,同时兼顾肉牛养殖,实现“务工稳收、副业增收、照顾家庭”三赢;王军从一名管理员成长为拥有30亩花田的老板,年收入超百万元,并带动10余名乡亲稳定就业;鲁彩凤从山区到县城的花企务工,月收入3000余元,最让她安心的是能把女儿带在身边,挣钱顾家两不误。“姚安花卉工”劳务品牌的培育,实现“美丽产业”与“幸福产业”双向奔赴,在花卉产业带动下,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3.15亿元,务工人员年人均收入4万元。